1月9日,田玉震代总领事在巴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《圣保罗页报》网站发表署名文章《中国与巴西:同心筑梦向未来》,宣介中巴合作共赢故事。
全文如下:
拉美谚语说:“真正的朋友总是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。”早在1300多年前,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用这样的诗句来描述友谊:“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”
中国与巴西相距近2万公里,有11个小时的时差,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,那就是拉近双方距离,克服一切障碍,实现互利双赢。1974年8月15日,中国与巴西建立外交关系。自此,东西半球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友好交往新篇章。深厚的传统友谊、密切的利益纽带、息息相通的中国梦和巴西梦,将中巴双方紧紧联系在一起。
50年后的今天,中巴各领域友好合作蓬勃发展。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,中巴两国始终命运相连,相知相交,携手同行。中巴关系也先后经历了战略伙伴关系、全面战略伙伴关系,进而提升为“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”。
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里,“万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”。正如阳光有七种颜色,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,不能只有一种形态、一种标准。多样带来交流,交流孕育融合,融合产生进步。正如不同地区的人们爱好不同的饮品一样,茶的含蓄内敛、咖啡的热情浓郁、可乐的冰爽清凉,代表了品味生命、解读世界的不同方式,但三者并非不可兼容,人们可以在茶香中体验沉淀与放松,在咖啡中寻找灵感与动力,也可以在可乐中感受青春与活力。
中国与巴西因茶而结缘。200多年前,几百名中国茶农远渡重洋来到巴西传授种茶技艺。如今,茶和咖啡一样,成为了巴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。在圣保罗有一座立交桥就叫茶桥。中巴两国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,恰似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,种下的是希望,收获的是喜悦,品味的是友情。
在万里之遥的中国,咖啡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中巴合作提供了新的宝贵机遇。瑞幸咖啡与巴西出口投资促进局于2024年11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,拥有3亿客户的瑞幸咖啡将在2025年至2029年的5年内,向巴西采购24万吨咖啡豆,价值100亿元人民币。Jorge Viana总裁表示:“对于生产全球三分之一咖啡的巴西来说,进入中国市场带来无限商机。”
风雨同舟五十载,中巴合作“下至大豆、上达太空”,传统领域亮点纷呈,新兴领域活力迸发。越来越多的友谊使者跨越山海,续写中巴人民相知相亲、彼此成就的新故事。在巴300多家中资企业是深耕务实合作的生力军。每一项重大成果,都书写着中巴锐意进取、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,生动讲述着两国开放合作、互利共赢的动人故事。
中国电建承建的圣保罗地铁2号线扩建项目是圣保罗所有地铁线中规模最大、最为复杂的工程。2024年9月,该项目因其高效、安全、绿色的智慧工地管理理念荣膺巴西国家级荣誉“2024年度巴西最佳与最大工程奖”。项目建成后,将解决日均超过80万人次的载客量,并将有效减少碳排放,累计创造5500多个就业岗位。
SEMP是1942年在圣保罗成立的巴西“老字号”家电企业,1951年制造出巴西首台电视机。2016年,SEMP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选择与中国家电企业TCL成立合资公司。如今,SEMP-TCL合资公司生产的彩电和空调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巴前列,在巴投建的两家工厂已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。
利迪阿尼·迪奥蒂是中广核巴西公司安全质量环境部经理。作为妈妈,她一度为如何向年幼的女儿解释自己的工作感到困扰。直到最近,迪奥蒂全家外出旅行时路过了一台风力发电机,她指着那座矗立在绿色丛林中的白色巨塔,对女儿说:“这就是妈妈的工作,我们可以制造出清洁的能源,帮助成千上万的家庭点亮电灯、洗上热水澡。”
所有这些感人故事,只是中巴友好交往长河中的一朵朵美丽的浪花。正是得益于众多中巴机构和人士的辛勤付出,中巴关系才如同长江和亚马孙河一样奔流不息、一往无前。
巴西知名作家保罗·科埃略说过:“世界掌握在那些有勇气凭借自己的才能去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手中。”共同的理念,共同的目标,共同的梦想,使我们完全可以超越地理距离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,树立起发展中大国团结协作、互利共赢的新标杆,在分化的世界中扮演弥合分歧的团结者角色,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中巴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