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3日,余鹏总领事在巴西主要媒体《圣保罗页报》网站发表署名文章《共庆非遗新春 架设中巴心桥》,宣介非遗春节。
全文如下:
随着“春节——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”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,世界日历又多了一个新的节日:中国春节。在首个“非遗版”春节,包括巴西在内的世界各地,都举行了热烈喜庆、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。按照中国春节的传统,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,向巴西各界朋友们致以最美好的新春祝福!
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承载着团圆、和谐与希望的精神内核。春节的习俗跨越千年,历久弥新。从阖家团圆的年夜饭、辞旧迎新的爆竹声,到寄托祝福的“压岁红包”、象征祥瑞的舞龙舞狮,再到吃元宵赏花灯,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、对亲情的珍视、对未来的期许。春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,更彰显其作为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。
很长时间以来,春节就是中国与巴西文化交融的纽带与桥梁。旅居巴西的华人华侨和热爱中国文化的巴西友人一起,将舞龙舞狮、京剧、太极拳等传统艺术与巴西民众的热情相融合,将春节从遥远的中国带到巴西这个“热带中国”。
今年的春节季,圣保罗这座南美大都市浸润在红火喜庆的中国年味中。市议员萨勒斯推动立法将春节纳入官方日历,市议会每年举行升旗仪式迎接春节的到来,市民卫队军乐团奏响两国国歌,庄重仪式中流淌着文明的互敬。保利斯塔大街的新春快闪,以舞龙、太极、旗袍秀点燃街头热情;安奇塔大楼的蛇年光影秀,用科技与艺术勾勒东方美学的神韵;宪报剧院内,“多彩中华”艺术团以呼麦、孔雀舞、京剧等节目,架起中巴文化互鉴的桥梁。自由广场的“欢乐春节”园游会、葡萄牙会馆的“四海同春”慰侨演出,更让侨胞与巴西友人共品“家”的温度。这些活动不仅传递了春节的欢乐,更让巴西民众感受到中华文化“和而不同”的智慧。
再过几天,巴西也将迎来盛大的狂欢节。中国春节与巴西狂欢节,看似风格迥异,却共享着文化基因中的热情与生命力。狂欢节以奔放的桑巴舞步释放对自由的热爱,春节以团圆宴席凝聚对亲情的珍视;前者是全民参与的盛大游行,后者是万家灯火的温情守候。两者皆以最本真的方式,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追求。这种精神共鸣,正如巴西著名诗人安德拉德所说:“在节日的狂欢中,我们找到了彼此,找到了生活的意义。”
今年是农历蛇年,在中国文化中,蛇象征智慧与生命力,恰如中巴两国在合作中展现的韧性与创造力。春节庆祝的圆满成功,不仅是中巴友好的缩影,更是两国携手前行的号角。 文明的相通,正是构建中巴命运共同体的基石。新的一年,我们期待以人文交流为桨,以务实合作为帆,推动中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。愿两国人民继续以文化为媒,让更多“非遗故事”跨越山海,让更多“狂欢节精神”与“春节智慧”交织共鸣,共同谱写人类文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。